本站首页 机构设置 制度法规 办事指南 信息公开 支部建设 下载专区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财处 >> 制度法规 >> 国家政策法规 >> 正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预算编报指南
发布时间:2010-12-07

一、预算编报要求

1、必须提交的预算申报材料

  (a)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

  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必须提交的预算申报材料如下:

1)预算书正式书面文件一式5份预算书包括课题及其各子课题的预算材料,装订时按课题材料在前、子课题材料在后的顺序合订在一起;预算书统一使用A4纸。预算书内容及装订顺序为:

  ◆课题预算书封面

  ◆课题预算说明书

  ◆课题预算表:预算表C1C2C3

  ◆课题预算基本情况表C4

  ◆各子课题预算书,每个子课题一套,包括:

   ◇子课题预算书封面

   ◇子课题预算说明书

   ◇子课题级预算表:预算表D1D2D3、,,,、D12

    ◇子课题预算基本情况表D13

2)其他相关预算材料一式2

  ◆进口设备报价单(单价≥5万元的进口设备须提交此材料)

  ◆大型设备申请表(单价≥100万元的购置或试制设备须提交此材料)

  ◆大型设备试制方案和成本分析(单价≥100万元试制设备须提交此材料)

  ◆配套经费证明(人员费和间接费用以外的预算科目若存在配套经费,须提交此材料)。

3)预算电子数据(包括课题及各子课题)

4)课题任务合同书一式2

  (b)定额补助式资助课题

  定额补助式资助课题必须提交的预算申报材料如下:

1)课题预算书正式书面文件一式5份预算书统一使用A4纸。预算书内容及装订顺序依次为:

  ◆课题预算书封面

  ◆课题预算说明书

  ◆课题预算表:预算表E1E2

  ◆课题预算基本情况表E3

2)课题预算电子数据

3)课题任务合同书一式2

2、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控制比例

  课题预算编制应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指预算应与课题任务目标相关)、"政策相符性原则"(指预算应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指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课题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各子课题预算中人员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和间接费用预算占该子课题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的比例,暂按以下要求执行:

人员费比例一般在5%-15%之间,不得超出15%。应根据各子课题依托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由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时,人员费比例一般为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转制科研机构、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时,人员费比例应严格控制在15%以内。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比例一般不超过10%

间接费用比例一般在5%-30%之间,不得超出30%。应根据各子课题依托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由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时,间接费用比例一般为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转制科研机构时,间接费用比例一般为15%以内;当子课题依托单位为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时,间接费用比例应严格控制在30%以内。

  协作研究支出必须严格控制,并以课题任务合同书中明确了的任务为依据。各子课题预算中其他科目预算应根据课题实际情况编报,并符合同类研究经费支出的规律。

3、预算编制说明及有关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在填写课题预算书之前,课题责任人及课题依托单位应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已在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确定了所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试验规模、试验方法、试验场地、试验装置与设备、试制仪器与样机加工、技术路线、目标、研究周期、参加人员、子课题的分解等内容并对申报课题的难易程度等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认真阅读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1]207号文,财政部、科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于2001115日发布)及本说明,并了解其它相关制度的要求与规定;

  ◆与熟悉科研管理的管理专家及熟悉科学事业单位财会业务的财务专家合作,共同编制预算书。

  (2)以课题任务合同书为依据:编制课题预算必须以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确定的研究任务为依据,预算书与任务合同书中的关键信息必须严格一致。包括课题的名称、编号、责任人(负责人)、依托单位、主要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以及子课题的有关情况(子课题的数目、名称、编号、负责人、依托单位、主要研究任务等)以及协作研究任务的有关情况(协作研究任务的数目、名称、编号、负责人、承担单位、主要研究任务等)等,不得任意增减或修改。

  (3)课题预算的起止时间:课题预算的起止时间必须符合科技部的管理规定。对于研究周期在3年以内(含3年)的课题,预算一次编制,预算的起止时间与课题合同的起止时间一致;对于研究周期在3年以上(不含3年)的课题,预算分次编制,第一次预算的时间长度为课题研究周期的前两个年度,第一次预算的起始时间与课题合同的起始时间一致,最后一次预算的终止时间与课题合同的终止时间一致;

  (4)预算书的签字盖章:课题预算书必须经课题责任人签字盖章(当课题责任人由自然人担任时,预算书必须由该自然人签名;当课题责任人由单位法人担任时,预算书必须由该单位的法人代表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课题依托单位签字盖章(指单位的法人代表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以及课题依托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盖章。

  子课题预算书必须经子课题组长签字和子课题依托单位签字盖章,以及课题责任人和课题依托单位签字盖章。

  预算书中所有的签字之处,除提供打印名字外,还必须由本人签字,不得以打印名字或本人名章代替。

  (5)预算编制说明书:除填写预算表外,还应提交预算编制说明书,预算编制说明书应按规定的要求编写(见本指南"预算说明书提纲")。

  (6)不同类型的课题编报不同类型的预算表: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填报预算表C1C3,子课题填报预算表的D1D12;定额补助式资助课题填报预算表E1E2

  (7)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编制经费预算时以子课题为单元,按课题汇总: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下属的子课题填报预算表D1D2D3,,,至D12,每个子课题均需单独填报这套预算表及其预算说明,子课题预算汇总数据填入课题经费预算各个相应栏内。若子课题存在协作研究任务,还必须填报预算表D12,协作研究支出预算汇总数据填入该子课题经费预算的"协作研究支出"栏内。

  课题对所有子课题预算进行汇总,产生课题预算表C1C2C3

  (8)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同时编制:采用支出预算和来源预算同时编制的方法编制所申报课题(含各子课题)的预算。平衡公式为:

  课题经费支出预算合计=课题经费来源预算合计

  课题责任人应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制经费支出的总预算(即预算表中的第一列"预算数"),而"申请从八六三专项经费中列支数"(即预算表中的第二列)只是经费支出全额预算中的一部分。

  (9)课题研究经费:课题研究经费是指课题确立后,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协作研究支出。

  ◆直接费用:课题研究经费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直接费用预算设置以下科目:人员费、设备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业务费、修缮费及其他直接费用。其中,业务费设以下二级预算科目:材料费、燃料与动力费、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会议费。

  人员费是指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体人员支出的劳务费用。劳务费用按现行财会制度规定的口径执行;课题全体人员包括课题高级研究人员(含课题组长、子课题组长、课题骨干研究人员和其他高级研究人员)、中初级研究人员、技术工人、博士后、研究生等各类人员。课题高级研究人员应在预算表D2(或E2)中详细列示,并将人员进行分类。

  "投入本课题的计划全时工作时间"按人月计算,资助标准(元/人月)参照现行财会制度的规定执行,并存在如下平衡关系式:

  人员费预算金额=全时工作时间×资助标准

  一名研究人员一年内参加本课题以及其他工作的累计全时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设备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和试制费用。

  需购置的单台价值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应列示清单,填写预算表D3,包括设备名称、数量、单价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并需在预算说明书中说明拟购置设备与依托单位现有设备的配套情况及组合配套后对提高本课题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情况、拟购置设备使用率及正常的使用年限(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等。购置进口设备时,需提供三家以上代理商的CIF报价单及其联系电话等详细资料。需购置的单台设备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时应填写"大型设备申请表"

  需试制的单台价值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应列示清单,填写预算表D4,包括设备名称、单台价值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并需在预算说明书中说明拟试制设备与依托单位现有设备的配套情况和组合配套后对提高本课题研究水平和能力的情况、拟试制设备的使用效率及其正常的使用年限(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等;

  需研制的单台设备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时应填写"大型设备申请表",并提供相应的设备试制方案和成本分析,说明试制该设备的必要性、与课题目标和进度的关系以及成本构成情况。

单价在5万元以下的拟购置(或试制)设备一般不需列示详细清单。设备数量较多、总值较大时,需在"预算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人员的出国费用及外国专家来华的工作费用。课题组成员出国考察的开支标准按现行外事经费管理制度执行,包括旅费、伙食费、住宿费和其他费用。需列示出国考察的批次、人数、国别、时间和考察内容,填写预算表D5

  外国专家费用的资助标准按现行外事经费管理制度执行,包括工资、差旅费用、公杂费用和其他费用,需列示聘请外国专家的姓名、国别和机构、时间和工作内容,填写预算表D6

  材料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元器件、试剂、实验动物、部件、外购件、包装物的原价、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对于大宗材料或贵重材料(指因用量大或单价高而支出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材料)应单独列示,填写预算表D7。材料名称应填写规范、前后统一,同一种材料不得使用不同名称。

  燃料及动力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支付的水、电、汽、燃料费用及排污费用。

  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委托外单位协作进行测试、化验、加工等所支付的费用。不包括将课题部分研究开发工作转委托给外单位所支付的协作研究支出。量大或价高的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指因次数多或单价高而支出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内容)应单独列示,填写预算表D8

  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及书籍购买费、资料费、文献检索费、入网费、通信费,专利申请与维持费以及知识产权顾问费等各项费用。需列示,填写预算表D9

  会议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组织召开的审查会、咨询会、论证会等各种会议发生的费用。数额较大时应作详细说明。

  修缮费是指课题研究所用固定资产的安装费、维护费、修理费等,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及零星土建工程费,以及直接为课题研究所发生的房屋建筑物修缮费、实验室改装费及设备维修费。数额较大时应作详细说明。

  其他直接费用是指除上述各项费用以外、包括差旅费和专家咨询费在内的其他直接研究费用。数额较大时应作详细说明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课题研究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费、房屋(包括办公用房、实验室等)占用费、依托单位直接为课题服务的管理服务人员的人员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需使用的单台价值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有设备应列示清单,填写预算表D10。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价格、生产国别和地区、隶属单位、设备状况及主要性能指标等,并同时说明使用费计取数额;房屋包括办公及实验等用房,应说明占用总面积、占用时间及占用费计取数额。

  应列示直接管理人员并说明资助标准及其从事本课题管理工作的全时时间,填写预算表D11

  ◆协作研究支出: 协作研究支出是指存在协作研究的子课题将协作研究工作委托给其依托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所发生的支出。存在协作研究的子课题负责人及其依托单位应当在该子课题的研究经费预算中确定协作研究支出总额,并详细列示每一项协作研究支出的预算, 编报预算表D12,并标明协作研究任务的承担单位。协作研究支出预算汇总数据填入相应的子课题经费预算的"协作研究支出"栏内。

  (10)课题的分级管理: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可以实行分级管理,但最多包括"课题-子课题"两级。课题下设的每个子课题均需按要求单独填报各自的课题预算表及其预算说明书,并将子课题预算汇总数据计入课题经费预算相应栏内。

  不设子课题的课题视同只有一个子课题。

  (11)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和前期投入:编制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时,不考虑不可预见因素。与课题有关的前期研究(包括阶段性成果)支出的各项经费不得列入本课题预算。

  (12)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本课题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包括从八六三计划经费获得的资助、从依托单位获得的资助、从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获得的工资和补助、从企业获得的资助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助。经费来源的平衡公式为:

  申请从八六三专项经费获得的资助 = 经费来源总数-从依托单位获得的资助-从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获得的工资和补助-从企业获得的资助-从其它渠道获得的资助。

  (13)对配套经费证明的要求:除人员费、间接费用以外的预算科目若存在配套经费,需要提供配套经费的证明文件。原则上,谁出资谁证明,即:由其他财政资金提供的配套经费,必须有依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证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211工程的配套经费,可提供依托单位的证明);由依托单位(高校、研究所)自有资金提供的配套经费,应提供依托单位的出资证明文件;由企业提供的配套经费,应提供企业的出资证明文件并同时提供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所有配套经费证明均应说明经费的来源、数额、到位时间、是否用于本课题(子课题)、具体用途等等。配套经费情况需在预算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14)不得漏项或错填:预算表中所有粗实线框内的部分仅供科技部填写,对其余部分,课题责任人和课题依托单位必须逐项填列,不得漏项。没有内容的项请划斜线(/),表示此项在编制经费预算时不予考虑。

  (15)有关名称:所有课题(子课题)名称或依托单位名称,均应填写正式全称,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名称一致,如有特殊情况,需说明理由。

  (16)金额单位和数据精度:预算数据以"千元"为单位,各类标准或单价以""为单位,数据均精确到个位。外币需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17)编号和代码:预算书有关编号和代码应填写准确,数据之间满足有关的平衡关系,书面文件和电子数据的信息应一致(见本指南"代码对照表")。

  (18)预算编制价目表日期:预算编制价目表日期是指预算编制人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所依据的基础价目表的日期。

4、代码对照表

  (1)课题资助类型

课题资助类型

代码

成本补偿式

A

定额补助式

B

  (2)课题责任人性质

课题责任人性质

代码

自然人

A

单位法人

B

  (3)预算书中课题、子课题的编号

  课题(子课题)编号根据科技部确定的课题(子课题)编号填列,与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的课题(子课题)编号一致。

  (4)预算基本情况表中"依托单位国家标准代码"

  预算基本情况表中的依托单位国家标准代码指企事业单位国家标准代码。

  (5)预算基本情况表中"依托单位性质"

  预算基本表中"依托单位性质"将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单位;第二种为转制科研机构;第三种为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其中,转制科研机构特指国科发政字[1999]197号文"关于印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中列出的242个转制科研机构和国科发政字[2000]300号文"关于建设部等11个部门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中列出的转制科研机构。

依托单位性质

代码

国家财政拨付事业费的科研、教育单位 A

转制科研机构 B

国内企业、国外机构或组织 C

  (6)预算表D2E2中的"课题高级研究人员分类代码"

  课题高级研究人员分为课题组长、子课题组长、课题骨干和其他高级研究人员四类。当课题组长兼任某一子课题组长时,填"A课题组长"

课题高级研究人员分类 代码

课题组长 A

子课题组长 B

课题骨干 C

其他高级研究人员 D

  (7)预算表D11中的"直接管理人员分类代码"

课题直接管理人员分类 代码

财务管理人员 A

课题管理人员 B

其他管理人员 C

5、数据平衡关系

  (1)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预算表中的数据平衡关系

     ①课题预算表

     表内平衡关系:

      表C12)列≤表C11)列;

      表C1"经费来源"=C1"经费支出"1)列;

      表C23)列=C24)列+表C211)列+表(12)列;

      表C24)列=C25)列至(10)列之和;

      表C213)列=C214)列+表C221)列+表(22)列;

      表C214)列=C215)列至(20)列之和;

      表C213)列≤表C23)列;

      表C34)列=C35)列至(9)列之和;

     表间平衡关系:

      表C23)列累计数=C11)列(1)行;

      表C24)列累计数=C11)列(2)行;

      表C25)列累计数=C11)列(3)行;

      表C26)列累计数=C11)列(6)行;

      表C27)列累计数=C11)列(9)行;

      表C28)列累计数=C11)列(12)行;

      表C29)列累计数=C11)列(18)行;

      表C210)列累计数=C11)列(19)行;

      表C211)列累计数=C11)列(20)行;

      表C212)列累计数=C11)列(25)行;

      表C213)列累计数=C12)列(1)行;

      表C214)列累计数=C12)列(2)行;

      表C215)列累计数=C12)列(3)行;

      表C216)列累计数=C12)列(6)行;

      表C217)列累计数=C12)列(9)行;

      表C218)列累计数=C12)列(12)行;

      表C219)列累计数=C12)列(18)行;

      表C220)列累计数=C12)列(19)行;

      表C221)列累计数=C12)列(20)行;

      表C222)列累计数=C12)列(25)行;

      表C34)列累计数=C11)列(26)行;

      表C35)列累计数=C12)列(27)行;

      表C36)列累计数=C11)列(28)行;

      表C37)列累计数=C11)列(29)行;

      表C38)列累计数=表C11)列(30)行;

      表C39)列累计数=表C11)列(31)行;

     ②子课题预算表

     表内平衡关系:

      表D12)列≤表D11)列;

      表D1"经费来源"=D1"经费支出"1)列;

      表D28)列=D26)列×表D27)列/1000

      表D210)列=D26)列×表D29)列/1000

      表D29)列≤表D27)列;

      表D210)列≤表D28)列;

      表D35)列=表D33)列×表D34)列/1000

      表D36)列≤表D35)列

      表D44)列=表D42)列×表D43)列/1000

      表D45)列≤表D44)列

      表D55)列≤表D54)列;

      表D65)列≤表D64)列;

      表D75)列≤表D74)列;

      表D86)列≤表D85)列

      表D93)列≤表D92)列;

      表D106)列=表D104)列×表D105)列/1000

      表D108)列≤表D107)列

      表D118)列=D116)列×表D117)列/1000

      表D1110)列=D116)列×表D119)列/1000

      表D1110)列≤表D118)列。

     表间平衡关系:

      表D28)列累计数=表D11)列(3)行;

      表D210)列累计数=表D12)列(3)行;

      表D35)列累计数=表D11)列(7)行;

      表D36)列累计数=表D12)列(7)行;

      表D44)列累计数=表D11)列(8)行;

      表D45)列累计数=表D12)列(8)行;

      表D54)列累计数=表D11)列(10)行;

      表D55)列累计数=表D12)列(10)行;

      表D64)列累计数=表D11)列(11)行;

      表D65)列累计数=表D12)列(11)行;

      表D74)列累计数=表D11)列(13)行;

      表D75)列累计数=表D12)列(13)行;

      表D85)列累计数=表D11)列(15)行;

      表D86)列累计数=表D12)列(15)行;

      表D92)列累计数=表D11)列(16)行;

      表D93)列累计数=表D12)列(16)行;

      表D107)列累计数=表D11)列(21)行;

      表D108)列累计数=表D12)列(21)行;

      表D118)列累计数=表D11)列(23)行;

      表D1110)列累计数=表D12)列(23)行;

      表D125)列累计数=表D12)列(25)行;

  (2)定额补助式资助课题预算表中的数据平衡关系

     表内平衡关系:

      表E12)列≤表E11)列;

      表E1"经费来源"=E1"经费支出"1)列。

      表E28)列=E26)列×表E27)列/1000

      表E210)列=E26)列×表E29)列/1000

      表E29)列≤表E27)列;

      表E210)列≤表E28)列;

     表间平衡关系:

      表E28)列累计数=E11)列(3)行;

      表E210)列累计数=E12)列(3)行;

6、预算申报程序

  (1)成本补偿式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的申报程序

  ◆预算编报:对于科技部已经批准立项的课题,由课题责任人与课题依托单位共同按要求填报预算书,上报领域办公室。

  ◆预算评估或评审:领域办公室组织专家或委托专业科技评估机构对课题研究经费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

  (2)定额补助式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的申报程序

  ◆预算编报:对于科技部已经批准立项的课题,由课题责任人课题依托单位共同按要求填报预算书。

  ◆预算审核:由领域办公室依据评议专家组的建议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政策提出资助额度。

电话:027-87282022 E-Mail:jcc@mail.hzau.edu.cn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CopyRightundefinedamp;copy; 2014 华中农业大学计划财务处版权所有